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陈发棣: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对接产业“抬头看路”

发布时间:2020-07-03  浏览:2302次  

陈发棣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奖者。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市场需求、产业需求是我们创新的原始驱动力。”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教授说。


    我国是花卉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但不是花卉强国。菊花用途广、用量大,长期以来,我国菊花商业生产的品种多从国外进口,一直受制于人。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陈发棣教授团队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库。“用他们来育种,培育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成为了我们团队的目标。”陈发棣认为,基础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和支撑应用研究,我们研究的宗旨在于拿到实实在在的可以服务于产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品种、新技术等。聚焦美丽乡村“花经济”、做好产业扶贫“花文章”、深耕育种“花千态”是团队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相融合的主线。


    记者:南农大菊花科研有着丰厚的“家底”,您的导师、原金陵大学李鸿渐教授从1944年开始就从事菊花品种搜集、保存等工作,距今已有73年历史。请您谈谈这一团队是如何传承和创新的?


    陈发棣:任何一个好的研究都要依托深厚的积累,创新是基于厚重基础上的开拓。


   传承——李鸿渐教授从1944年开始进行菊花品种的搜集、保存,为南农菊花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李老师对菊花研究的挚爱和执着深深影响了我。可以说我们团队从李先生那儿不仅传承了菊花资源,而且传承了做研究的执着精神,所以我们团队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菊花研究。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主要研究菊花的起源与演化,要去各地搜集野生资源,当时根据植物志,按图索骥,曾到险峻的黄山天都峰等地采集野生菊花种质。现在我的学生也多次入藏采集野生菊花资源。截至目前,我们团队从自25个省份共收集了18个属、110个种、316份野生资源。还收集保存了传统菊、切花菊、盆栽小菊、园林小菊、功能性菊花等不同类型菊花资源,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库。


    创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市场需求、产业需求是我们创新的原始驱动力。我国是花卉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但不是花卉强国。菊花用途广、用量大,长期以来,我国菊花商业生产的品种多从国外进口,一直受制于人。我们有这么丰富的菊花品种资源,这么多中国特有的菊花野生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育种亲本!用他们来育种,培育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成为了我们团队的目标。


    育种的创新需顺应市场与产业需求。近年来,我们团队一直坚持在产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通过理论突破,支撑技术创新,再服务于生产实践。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致力于研究菊花性状的遗传规律等,比如菊花的花型、花色是怎么遗传的,通过弄清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科学地选配亲本,“定向”地选育目标品种,提高育种效率。


    要知道,选育一个菊花新品种至少要5-6年的时间,如何保障选育的品种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这就需要对未来的市场具有前瞻的研判。我们团队菊花资源和育种技术优势明显,而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和消费者,能够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什么品种、花色最受市场欢迎,这其中涉及不仅仅是观赏性的问题,对于生产者而言,还要考虑生产特性的问题。品种非常好,但不适于生产,或者说生产成本很高,那肯定也是不会受欢迎的。如菊花从种植到开花,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有的品种要100多天才开花,对于企业而言,生产成本也就提高了。所以,我们每年都会与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一同探讨研判菊花品种需求的未来趋势,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品种选育一定不能是“闭门造车”,必须是“抬头看路”,只有同时结合了企业和市场需求,才能既“叫好”、又“叫座”。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创建了菊花近缘种属抗耐性利用的菊花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地将我国野生菊资源的抗虫性、耐寒性等抗性导入栽培菊花。培育出了绿色、乒乓花型等新奇特品种。更重要的是育成了抗性和观赏性聚合的系列菊花新品种,这些品种不仅好看,栽培上还省工、省力。提升了我国菊花育种水平,减少了对国外品种的依赖。


   记者: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菊花基因库,我们在菊花基因库中发现核心种质资源。请您谈谈这一基因库和相关研究的意义?


    陈发棣:位于南京江宁湖熟的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基地,目前搜集保存种质5000余份,其中400多个品种是我们团队自主选育的。1999年,基地被中国菊花研究会授予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2016年,基地被中国花卉协会授予国家第一批花卉种质资源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种质资源是研究的基础,没有种质资源,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无从谈起。种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种质资源的竞争。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又是菊花起源中心,也是菊属植物的分布中心。野生菊花种质资源中蕴含着许多栽培菊花所不具备的抗性和优良的农艺性状,是菊花育种的重要亲本,种质资源能否有效地开发利用,对于推动菊花的基础研究、新品种选育等都是最关键的。我们通过传统生理生化手段结合现代组学技术,实现了野生资源的高效鉴定与利用,许多野生资源已成功用于菊花品种的改良,及一些重要性状形成机制的解析。应该说这个菊花基因库是我国花卉资源的重要宝库,今后仍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记者:您的科研团队不仅深耕菊花基础研究,在产业推广和精准扶贫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请谈谈这当中的一些做法与想法?


    陈发棣:我们的基础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和支撑应用研究,我们研究的宗旨在于拿到实实在在的可以服务于产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品种、新技术等。聚焦美丽乡村“花经济”、做好产业扶贫“花文章”、深耕育种“花千态”是我们团队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相融合的主线。2013年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菊花基因库就“藏”在南农,谈到菊花,人们大多想到的是其在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中的功能。如今,好看、好吃、好玩、好用(药用)的“南农菊花”已经成为一张亮眼的名片,带火了乡村旅游、点染了美丽乡村,通过一片菊园拉动起一方“花经济”;与此同时,一朵小小的菊花还插上了扶贫的翅膀,从贵州“梯田”绽放到青海“雪域”,不断刷新种植的海拔纪录、牵连起东西部的联动,并且通过接“二”连“三”,拉动了产业融合的链条。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花卉的一产产值不到2千亿元,但据不完全统计,花卉的一、二、三产融合的产值约1万亿元,这是非常可观的。南京农业大学江宁湖熟菊花基地,仅去年一年,就接待了60多万游客参观,带来了8000多万元的经济收益。近年来,北至天津、南至深圳、东至浙江、西至青海,在全国的版图上,南农品牌的菊花园竞相开放;以菊花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基地已达20余个。


    在定点扶贫方面,南农大菊花育种团队把观赏菊花引入贵州麻江发展旅游经济,打造了东西部联动做好扶贫协作的案例,这与中央提出的发展新理念中的“创新”与“共享”的精神是高度吻合的。不仅在贵州麻江,在青海乌兰、在湖北麻城、在陕西商洛、江苏泗阳,通过品种和技术带动产业,菊花犹如动力“引擎”,为精准扶贫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我们落地在江苏泗阳的省科技厅扶贫项目,最近几年,茶用菊面积已经发展到4000多亩,品种包括杭白菊、金丝皇菊以及我们团队自主开发的新品种。


    记者:您的不少研究生,都在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研工作。您怎么看待导师和学生过的关系?您是如何做好他们成长中的引路人的?研究生低年级学生在基础研究之外,如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或者说科研想象力的发挥?


    陈发棣:我觉得导师和学生是“镜子”和“影子”的关系。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位的,导师为人、为学、处事等等均会对学生造成深远的影响,一个仁爱、敬业、勤奋、富于创新精神的老师,我相信他带出来的学生也是富有仁爱之心、勤奋上进、敢于披荆斩棘的,多年的观察告诉我,我们培养的学生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导师的“影子”。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聪颖、思维活跃,认识新事物的能力强,他们是我的“镜子”,我也会从他们身上看到我的不足,然后去努力提升自我。所以,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导师不仅是学术上的指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引路人。大多数学生仍处在青年时期,成长过程会面临着这样或那样迷茫与困惑。我和我的团队成员总是能够适时地给学生们解惑。我一直跟我们的学生强调:先做人再做事,也要求我团队的老师们率先垂范。比如,团队协作精神是一个团队战斗力的根本保障,我们团队有17位老师、100多位学生。在大团队里做研究,就要求每个学生一定要有团队协作精神。我们采用导师组指导制、小组会大组会组合等等形式培养和弘扬团队协作精神。协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小中见大,这些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新思维是创新研究的源头活水,是我们研究生培养的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在培养过程,我们会给学生一个半开放式的选题,之后鼓励学生查阅文献、梳理现有选题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自己提出创新点、设计研究方案等,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开展多层面的学术讨论、跨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对于专硕,我们则鼓励学生多到田间地头,从生产“一线”发现问题、“就地”想解决方案,实现实实在在的创新。


    记者:您的另一个身份是高校校长,对于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什么思考和期盼?


    陈发棣: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强农兴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南京农业大学当前的目标是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我们的人才培养也对接这两个发展定位,一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二是培养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以及南农品质的人才。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才应知农爱农,具有大国三农情怀,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有着矢志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关乎人类健康、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大课题的全球的视野与担当。


    前不久,南京农业大学召开了新农科、新工科建设推进会,研究推进学校相关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其中,专业结构如何优化、传统专业如何改造、师资队伍如何建设、实践平台如何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如何实现变革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新农科的率先探索与实践,将顶层设计与考核重心,进一步落实到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上来。


相关新闻
关闭